近期在投一些实习岗位,越来越觉得很多HR猎头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公司想要什么人,他们不会去看你复现过什么论文,项目代码结构,以及行业的匹配度,在找大模型算法岗位结果上来很多问你来不来开发运维岗的,5月份暑期hc没几个了甚至秋招提前批都开始了,但有些厂频频找上门总给人营造一种门庭若市的假象,这些事情总是让我很疲惫,我开始怀念大一单纯写数学题的日子。事实上,只要把CV包装下基本都解决了,感觉小廖帮我修改的简历。
可能在技术好的人眼里看来,技术实力就是最大的成见,因为他们回本能地用技术去衡量一切,忽略一切和技术不相关的事情,这种想法会很影响人的心态,尤其是当我觉得某个人技术不行就是傻X,就会丧失耐心,对这个环境充满了排斥,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大可能把事情做好的。甚至在做导论作业,除了论文撰写,其余也都是一人在摸索着搞,因为我信不过组内其他人的技术。但我总隐隐觉得这样不太好,作为技术人,我们往往都有各自的方向,比如你做LLM,NLP他做CV,还有后端分布式并发之类,这都是主观视角下的圣经,是心中的一杆秤。但如果换一个视角,这些绝对的东西并不一定在其他人眼中也是如此,如果不是,他们推崇的东西是什么呢?好与坏又是什么?也许有人认为把每道题做对,拿个好绩点去保研了这是稳妥,客户只要看懂产品做了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具体技术实现,这就够了。
到了真正申请实习让我抛去这些偏见再看何为技术好坏?开发还是算法岗并没有高下之分,甚至算法太卷了被迫申请去开发岗也是有可能,这些都是资本家定义的,资本家缺一个客户端开发,你来了,资本家靠你赚到钱了,那你就是技术好,只是现在大家都去卷算法岗,NLP硕士起步,开发维护缺口大了,你来了,恰好精通分布式,那就是技术好。我有种隐隐的预感,未来出校园反而不会过于看重技术,其实都带着功利,看淡就好。